一个人的觉醒,从拒绝「低级吃苦」开始
发布日期:2024-09-02 07:53 点击次数:113
文/思行 编辑
作家陈虻说:“痛苦不是财富。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有些人吃苦,越吃越好;有些人吃苦,越吃越苦。
区别就在于,一边吃的是高级的苦,越吃越通透。一边吃的是低级的苦,越吃越迷茫。
高级的苦,能让人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低级的苦,让人整日沉溺在生活的琐碎蹉跎了光阴。
而当一个人习惯了吃低级的苦,会很难摆脱这个循环。最后“吃得苦中苦,方能更吃苦”。
01
低级的苦为什么不能吃
说到吃苦,你会先想到什么?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别在该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万维钢老师说:“苦”,是当你身处一段不愉快的经历,或者做一件本身没有愉悦感的事,体会到的被迫感,心理压力。
比如物资匮乏的时代,吃穿用度凭票供应,想要票就得全家努力挣工分,那时候吃的是生存的苦。
以至于到现在,很多老一辈依然会觉得受穷受累的吃苦才正常,还责怪年轻人吃不了苦。
俞敏洪有句话:“低维度的重复劳动,再勤奋努力都没用。”
比如,小李图便宜租了郊区的房子,但每日需通勤近4个小时上下班。时间都花在赶路上,每天睡觉的时间都不够,更别谈学习提升。
苦倒是吃了,能力没见长,自然收入也上不去。于是更没条件改善环境,更没时间学习,更收获不了高报酬。陷入低级苦的恶性循环。
而跟他一起进公司的王同事,虽然当初“忍痛”花了多一半的钱,但住得离公司近,每天上下班时间充裕,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了技能考了证。技术越来越扎实,业绩也越好,获得原工资3倍的加薪升岗。
对比下来,哪种苦吃得更有意义呢?
吃身体的苦看起来简单,但往往最麻痹斗志;吃脑力的苦不易坚持,但挺过去美妙的人生也随风而至。
一位曾在荷兰ASML公司应聘的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当时他已经通过了各种考评,到了面谈环节。荷兰负责人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你手头的工作非常辛苦,你觉得很困难进展不下去了怎么办?”
他的回答:“我永远不会让自己手里只有一项工作。如果一项任务进展不下去,与其让自己一直苦在当前,我会开始另一项,直到出现转机。”
后来,荷兰考官说这是他听到过的最亮眼的回答。
永远不让自己一直陷于苦海的“秘密”就是:永远不要把希望只寄托在一件事上。不然吃一堑也未必能长一智。
一个人至少有父母、爱人、子女,有学业、工作、副业、爱好,不大可能同一时间所有方面都遭遇困苦吧?
那么,是不是工作上吃了苦可以把注意力暂时转移到家庭缓解?感情上吃了苦就把注意力放在努力工作上、发展爱好上……?
老话说: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们又为什么要将痛苦扎堆呢?
王小波老师说,如果人要通过吃没好处的苦、浪费时间来达到所谓的“崇高”。这种想法不仅有害,而且有病。
吃苦也要有边界。如果不是为了追求值得的目标,或你想要的价值回报,这种吃苦就一文不值。
02
真正厉害的人
都懂得选择吃高级的苦成就自己
高级的苦,是从吃温饱的苦转向吃实现自我成长的苦。
网络有句名言: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很能吃苦,其实只是吃的最容易承受的体力的苦。而脑力、寂寞、自律、尊严、心性的苦,则一级比一级难。
曾经日本房地产大热,很多企业入局,没有现金的企业就去借贷大量资金参与,一时间赚得盆满钵满。
但稻盛和夫却放弃了这种投资,他说“我只需要坚持做人正确的准则,哪怕自己明知要吃苦,也要坚持”。
后来日本不动产泡沫破裂,而他的京瓷集团在这次风暴中毫发未损。
吃高级的苦,是在一个正确的方向长期坚持,直到有所成。
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有个桥段,讲的是黄亦玫的亲哥,在建筑设计院供职的黄振华,他在接待大身家的白老板时,两人聊起来。
白老板以过来人的姿态,想提点他不要只知道苦哈哈地做执行,要把重点放在经营高层关系。
但黄振华却坦诚表示,他享受的就是这种一遍一遍跑工地、改稿、被客户骂的“苦”:
后来建筑院领导出事,单位乱成一锅粥。黄振华凭借多年专业积累及靠谱的为人,这才有了单干的底气和机会,并获得白老板的投资,最终反而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
人只有从吃高级的苦中提升自己的价值,才会获得更多尊重。当一个人拥有不可取代的核心竞争力时,才会获得更多资源和机会。
褚时健年少时期,父亲意外离世,为了生计他和母亲撑起家里的酒坊,从零开始学烤玉米酒。
发酵是烤酒最重要的过程,大人只告诉他发酵时要关门,却没有更多细节。一开始,出酒率很低,自然卖的钱少。
渐渐地,褚时健观察到每次蒸玉米的灶里会掉些炭下来,于是就将它们塞到发酵箱下面和边上,屋子里的温度高起来,发酵就有了保证。这一操作,出酒率一下高了15%。
后来他回忆起这件事,说:“如果不动脑子傻干蛮干,就是苦头吃尽也不一定有好收获。”
这个“吃苦”思维,让他逐渐形成了“做事总比别人做得好”的品质。也因此获得越来越多机会,最终成了企业界的传奇人物。
面对吃苦,有的人消极逃避,而有的人则从中观察、反思、总结规律,为己所用。
就怕口袋里没钱,脑袋里还没知识,实力又不够,还不愿吃苦。
03
把“吃苦”当作人生无限游戏
不自找,不反刍
世界著名投资人查理芒格,在股东会上有一段讲话:“谁先进入市场把苦吃了,先把事做成了,谁就占据先机。
后来者不但要把所有苦头再吃一遍,而且还要面对已经占据了先机的那拨人。我们现在苦,后来的竞争对手会比我们更苦。”
正因为如此,很多公司宁愿先吃苦。比如可口可乐、利捷航空进军欧洲就是这样的道理。
现在吃苦,是为了将来不吃苦。否则,你一直在吃的苦,就是别人一直在享的福。
马云说过:“真正智慧的人,一定吃过巨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苦。”
雷军在一次专访中讲到他大学毕业时创业的经历。当时由于缺钱,生活过得非常窘迫,甚至连吃饭的钱都没有。
每次没钱吃饭的时候,他们就让牌技最好的一个合伙人去外面打牌,赢一些吃饭的钱。就靠着这个办法,他们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
之后又加入金山16年,担任金山总经理9年,历经金山5次上市,衬衫从41码到38码,公司所在楼层的灯光,成了北四环深夜一道风景线……用他的话说:“血都快被熬干了”。
作家茨威格有句话:苦难只能激发出人的潜能,而不能给予人欠缺的品质。
当雷军最终走出苦海取得骄人成绩,不再过窘迫的日子,他也有能力去帮助人、做事,就开始给人投资,结交越来越多伙伴。
比起自己吃过苦想给人撑伞的解释,更是因为他们更深谙要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再一直吃苦的道理。
吃高级的苦,就是吃未来不确定结果的苦。
要么让自己越来越优秀,成为什么都能自己搞定的全能人;要么,赚更多钱,有能力支付更高报酬给优秀的人,让他们来替你实现你的高标准、高要求。
曾听到一个故事:
大嘴是个创业者,有天他不小心滑倒骨折入院。在医院发现很多老人都因为摔倒骨折,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他也在切身感受这种苦,于是出院后发明了一种可以在摔倒的瞬间弹出气囊保护人体的智能设备,这个项目后来还成功了。那他该把成功归功于那次的摔骨折的苦吗?
意外来临的苦也许对他的发明创造有一定启发作用,但不能说他每次吃了苦都会有发明创造,也不能说他不经历痛苦就没有创业灵感。
很多人一直在吃苦里打转,他们不断反刍痛苦,把它们当做了沉默成本,因此无法接受自己出了问题。
但“苦”不是换取“乐”的债权,更不是修行资源,苦就是苦。
作家李娟也说:“苦难是专门折磨人、伤害人的,它对生命对人生都没什么益处。如果有苦难,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去克服它,克服不了就接受现实,但完全没必要赞美它。”
做人没必要自讨苦吃,但也不能因为怕吃苦而不去尝试。因为世界是平衡的,低级的苦和高级的苦,你总得吃一样。
正如《反脆弱》开篇所写“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
要学会转换苦难,而不是躲避它们。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吹拂。
04
写在最后
从谷底走出来的人,都是经过无数挣扎之后才踉跄起身,慢慢恢复能量,或走或跑。这种力量也是驻扎在每个人心底的求生本能吧。
苦难的确不值得歌颂。你该感谢的,是那个从吃苦中成长起来的自己。
那么,不妨低级的苦,趁早吃;高级的苦,聪明地吃。
因为,不管你想不想吃苦,或选择吃哪种苦。生活也终会让你成为你该成为的样子。